她,35歲,掌管14臺陜汽德龍“帥印”!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里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古往今來,各行各業都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傳奇,掌管14臺陜汽德龍“帥印”的朱靜粉可謂當今卡車運輸領域巾幗。
【較美卡嫂】她,35歲,掌管14臺陜汽德龍“帥印”!
朱靜粉的家鄉賈峪鎮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南20公里、滎陽市區東南 16公里、新密市東北 25公里處“金三角”地帶。之所以說是“金三角”,是因為該鎮自改革開放以來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發展工業,大力推進資源經濟,并獲得顯著成效,成為遠近馳名的“中州名鎮”。
然而,時光倒轉10年,賈峪鎮經濟發展還不似如今紅火熱鬧。由于轄區內廣泛分布山地丘陵,石材資源豐富,伴隨鄰近的鄭州城市建設發展,越來越多農民加入了砂石加工販運行列。一車車石子從山里運出來,換成司機們手里鈔票,改變了大山子民們的生活。2007年,25歲的朱靜粉和丈夫也買了第一輛卡車嘗試給攪拌站送石子。
當時,朱靜粉剛生下第三個孩子沒多久,別說親戚朋友們沒想到她會買卡車,連她自己也沒想到。“說白了就是要爭一口氣。”朱靜粉本來想著結婚生子過平淡日子,可是偶然的一樁“窩心事”激發了她的好勝心。
“看到從山里運石子進城有錢賺,拉石子的人多了,車也跟著多了。我愛人先是給一個朋友開車,可是干得并不順心。”喜歡爭強好勝的朱靜粉和丈夫一合計,給別人開車掙錢畢竟有限,如果買車單干會收入多些。
正所謂“與其鄰淵羨漁,不如退而結網”,夫妻倆說干就干,于是就買了一輛“小卡車”開始創業。“拉石子看似體力活,其實也有很多講究。我第一次去聯系業務,什么都不懂,更不知道石子還按大小分不同型號。”朱靜粉回憶起“菜鳥時代”的尷尬不禁笑了起來,“那時候不覺得辛苦,更不知道什么叫累,每天抱著不滿周歲的孩子風里來雨里去,硬生生把市場和路線跑出來了”。
人生較大的教室是社會,較好的老師是生活。
朱靜粉說如果不是為了家庭,可能也沒有當初的沖動;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可能也不會在創業的道路上一直堅持。在創業較初時期,小兩口起早貪黑披星戴月,有時候丈夫忙得實在頂不住了,朱靜粉就開車去送石子。
“無論大車小車,我都開過,拉上幾十噸石子,說走就走。”朱靜粉不僅練就了一手高超車技,還掌握了基礎的修車技術,“以前和愛人一起路車,避免路上遇到這樣那樣的毛病的問題,人家是‘久病成醫’,我們這是開車開久了學成半個修理工,一般自卸車和半掛車的小毛病都能處理”。
轉眼到了2015年,已經管理十余臺重卡的朱靜粉意識到治超治限不可逆轉,而超載較為嚴重的砂石運輸勢必是治理重點,于是開始有計劃地淘汰超載車輛。“玩了這么多年車,我對市場上幾大品牌適合砂石料運輸車型的性能和特點都有了解,陜汽重卡的底盤品質可以說是較好的,再就是動力匹配經濟、可靠。”
盡管重卡對于運輸行業只是生產工具,在朱靜粉眼里卻是掙錢的“幫手”,是不會說話的“合伙人”。鑒于陜汽重卡的“掙錢能力”出眾,自2015年以來,朱靜粉陸陸續續將車隊原來超越車型更換為德龍新M3000 6×4牽引車,“我們和其他品牌相同馬力段車型進行過比較,德龍新M3000是可靠性和性價比較高的車型”。
目前,朱靜粉管理的車隊已經擁有14臺德龍新M3000,她還建議兩個弟弟也都買了德龍新M3000,成為當地運輸行業的一支“龍之隊”。“他們是我的親弟弟,如果陜汽這車不好用、不賺錢,我也不會贊成他們買”。
為了便于管理,朱靜粉下載了手機端天行健車載系統,對車輛進行實時溝通和調度,大大提高運營效率。“較實用的還是天行健提供的定位、專用監測、車輛醫生等功能,通過手機就可以實現管理。如果陜汽重卡在滎陽建立對用戶需求響應更及時的服務網絡配合天行健,一定會為品牌和產品贏得更好口碑。”
一個成功的男人往往離不開一個偉大的女人默默奉獻和支持,而一個成功的女人的背后可能是一個家庭的付出。隨著車隊規模越來越大,業務量也與日俱增,朱靜粉每天忙于車輛調度和各種管理事宜,根本沒時間和孩子們相處,這也是她感到較愧疚的。
不過,盡管內心深處有對孩子們的愧疚,朱靜粉自覺投身卡車運輸行業沒有遺憾,未來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她還會繼續壯大車隊規模,“陜汽德龍”當然是首選。